本故事大约需要四分钟
点击收听
(后台也可收听哦)
白纸家书
“讲秋收故事,觅党员初心”我是本期秋收故事讲述人胡丹,今天要跟大家讲述的故事叫做《白纸家书》。
在秋收起义纪念馆展厅里,陈列着这么一封家书:“承勋吾爱,我昨日到浏阳县之文市,今日又要到萍乡去,这次我本想回长沙来,借此与你会会面以慰别离之苦,但是又无缘了。”这是1927年秋收起义期间,陈毅安同志写给妻子李志强的一封家书。
陈毅安,出生于湖南湘阴一个乡村教师家庭,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,通过毛泽东的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,是红军早期杰出的将领。1929年陈毅安与李志强结婚。这对热恋中的情侣,幸福的憧憬着未来的生活。但国难当头,陈毅安同志只能将爱情的甜蜜珍藏在心底,把革命事业排在首位,矢志不移。
鸿雁传书寄相思,陈毅安先后一共给妻子李志强写过54封家书,最后一封家书是在1931年3月,李志强收到来自上海寄回故乡的一封信,信封上是她丈夫陈毅安的亲笔字,看到这熟悉的字迹,李志强欣喜的把信拆开,信封里却只装着两页素白信纸,上面没有任何文字,李志强顿时伤心欲绝。因为陈毅安曾说过:“如果有一天,你收到一封没有字的信,就表示我已经牺牲了。”
这封来信,意味着李志强失去了丈夫,而她腹中的孩子一出生就没有了父亲。她四处疯狂的寻找显字药水,祈祷着这只是一封密件,而不是绝笔书。直到1937年李志强收到了彭德怀的信,信中说:“毅安同志为革命已经牺牲”,李志强这才最终确定了丈夫已经牺牲。
白纸家书,折射的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曾在党旗下许下的诤诤誓言: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,这正是我们共产党人伟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所在。
这是封浸透了先辈热血和激情的白纸家书,承载着烽火岁月里革命先辈对党的事业的坚守,传播着穿透人心的光辉力量。我感悟的是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,看到的是革命先烈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的精神。
(讲述人:胡丹,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讲解员)
▎图说故事
(陈毅安与李志强合影)